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

  我2014年起还准备买房的人或者已经在买房交首付了的人全是傻逼,用事实证据证明你们的愚蠢。。理由一。我认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神奇的国家。因为▲住房的平均寿命低于30年,宜居年限低 于25年。我记得 前几年,汪光焘担任建设部部长时说过: “ 由于我国住宅建设品质低等原因,目前我们 的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,远低于设计 寿命50年的标准,而发达国家的住宅寿命一 般高达80多年。” 前几年,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 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:“我国是世 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每年20亿 平方米新建面积,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%的 水泥和钢材,而只能持续25-30年。” 前几年,身为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副主任的童悦仲说过:“国内商品房住宅土地年限是70年,住宅建筑规范设计的住宅使用 年限是50年,但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却仅仅 为30年。” 2010年8月,住建部陈淮说:“未来15-20 年中国一半以上住宅得拆了重建。” 前几年,任志强说过:“我国目前的住宅 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。”.
  你们花几十几百万买 的房子只能住25年,甚至19年就倒塌了,运气不好命都没有了。
  理由2。用真实现实证明你们多么的愚蠢。
  新华网杭州4月6日电(记者 段菁菁、裘立华)4日,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如麻将般突然倒塌。几天来,种种疑团萦绕在公众心头:究竟是设计施工时就埋下“苦果”?还是使用不当所致?鉴定为C级危房为何在隔天就粉碎性倒塌?
  彻查原因、深究责任无疑是当务之急。而同时引起注意的,是上世纪80年代后,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,大批楼房密集建成。如今,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、30年。有人担忧,一些城市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“质量报复周期”。那么,这些建设时间超过20年的老旧楼房,到底存在哪些隐患?
  “80后”“90后”楼房频成事故主角,建筑实际寿命与设计目标距离较大
  虽然此次事件调查尚未得出结论,但人们发现,近年来,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的楼房频频成事故主角:
  2009年8月4日,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,17人遇难;
  2009年9月5日,宁波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的一幢5层居民楼突然倒塌;
  2012年12月16日,交付20余年的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楼发生倒塌,造成1死1伤;
  2013年3月28日,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外山新村,一幢四层楼的民房倒塌。据称,这幢房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;
  2013年5月,福建福州市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突然坍塌。当地部门称,由于大楼楼体陈旧,正在进行装修……
  按照我国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的规定,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,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。2010年,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:“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却只能持续25-30年。”
  相较之下,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,美国是74年。
  谁缩短了房屋的寿命?
  究竟是谁缩短了房屋的寿命?杭州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陈旭伟认为,需要从规划设计、建筑质量和实际使用三方面进行评估。
  “不可否认,改革开放后,为了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,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。”陈旭伟说。一些业内人士表示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市场经济刚刚起步,由于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,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,就从“稻田”直接上了脚手架。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,建筑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。
  此外,考虑到建筑成本,当时一些结构应该采用钢筋和水泥的地方或减少或取消,甚至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使用,也会严重影响房屋质量和使用寿命。
  理由3。房价这么高何必一生都当房奴呢?国房价,与国人收入极不相称。 现在大多数人都反对高房价,被房价压的喘不过来气,呼吁政府降价,很多房托五毛炒家就说是你自己没能力,你为什么不买远一点的,买到郊区去,或者到地下井口去住?却忽视或者故意推拖责任,中国房地产价格脱离价值畸形发展的实质:看看国际上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吧: 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:1,联合国制定的标准是3:1,现实中,美国是3:1,日本是4:1,发达国家最高的是悉尼8.5:1,纽约是7.9:1,首尔是7.7:1,新加坡是5:1,东京是7.9:1.而我国是20—30:1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市40:1。这还是按高收入者计算的,实际上,很多家庭收入即使几百年都买不起房子。如此,怎么能持续发展,人民怎么能幸福? 好 在快要在全国全面崩盘了,全面崩盘的时间是2014年底到2015年底的2年时间中。现在跌价才刚刚开始 。
  理由4。房价已经在跌了有些城市还在大跌甚至崩盘;但是现在政府又在救房地产了,并且是大放水的救;目的就是让房价继续上涨让物价一样涨。那你们又何必还傻傻的去买房呢?也许你们会问,住哪?我可以告诉你 ,若在城市工作完全可以租房住。并且可以自己在老家自己监督建一栋质量好点的房子,空气也比雾都霾都好,比方说过年回老家住也清静。
  下面是政府又在救房地产了,并且是大放水的证据。。。地方救市路径或再演2008年版本:放权限购信贷(新浪网新闻)
  2014年04月11日 23:52 华夏时报 我有话说(17,313人参与) 收藏本文
  地方政府“救市”路径浮出
  限购、信贷、税收调控进一步放权
  本报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
  近日,有关限购松绑的消息不断传来,“救市”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  据记者了解,在库存量较大的城市,目前有不少房企呼吁政府“救市”,而“救市”建议集中在以下几方面:放松二套房贷,加强对房企信贷上的支持;地方出台购房税费减免政策;实行限购的城市能够松绑限购,从需求层面给予支持。
  而开发商的诉求正好与决策层给出的下一步调控路线相呼应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明确表态,将在楼市调控中扩大地方政府的调控权限,包括制定和实施住房限购政策、住房信贷政策、公积金贷款政策、土地投放和房地产税负。这让地方政府出手“救市”成为可能。
  “实际上,从我们市里的情况来看,在信贷、税收方面能够进行政策调整,这是比放松限购更为有效的办法”,东部某二线城市一位住建厅官员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“放松限购只是改变预期,信贷、税收的调整却能直接为购房者降低购房成本。”
  放权地方政府
  “我们已经在部署监测楼市各项调控政策的效果,一季度的调研报告和情况说明正在汇总中。”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向记者表示,在对调研进行汇总后,市里将集中讨论关于楼市调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。
  按照他的说法,尽管中央层面尚未直接表态地方可以调整楼市相关政策,但目前高层关于楼市调控的“口风”没那么紧了。“目前市里在限购、公积金贷款以及契税优惠方面都在进行相应的政策储备,一旦其他城市有所松动,我们的政策也能跟得上。”
  从今年3月份开始,几个楼市成交大幅下降的城市已经对“限购”政策作出了“松动”尝试。温州市限购松绑方案已经上报浙江省政府,长沙、杭州、常州等地也在酝酿对楼市调控政策做出调整。
  “除了严控土地供应量,我们预计在需求方面也有可供备选的方案,如放宽公积金贷款限制、降低政府性规费收缴标准并分期缴费、购房入户等政策。”常州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。
  值得关注的是,从2013年年底开始,“放权地方政府、对不同城市实行分类指导”的思路就已经在住建部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下来。
  “尽可能放权给地方政府的思路已经确定,问题就在于放什么权、如何放权”,住建部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,“在这两个问题上,从部里来说仍然是有不同的声音,现在只能视情况而定,根据各地上报的政策调整方案我们再酌情研究。”
  据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透露,目前其所在部门已经开展了对公积金贷款情况进行调查,预计先出台调整公积金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  实际上,已经有城市在这类政策上先动起来。近日,有媒体报道,营口市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政策称,在4月1日-30日期间个人购买商品房,经各区财政部门房交会现场认证,给予购房者契税全额返还政策。同时,在这一时段购房,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。
  “如果地方政府可以在信贷、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的话,调整的效果不亚于放松限购。从以往楼市调控的经验来看,在限购不能明确松绑的前提下,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在信贷、税收方面的调整获得喘息机会的。”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对记者表示。
  2008年“救市”将重演?
  实际上,对于楼市调控来说,地方政府一直将“适度放松信贷和税收”的做法作为“曲线救市”的首选动作。
  2011年底,在银行信贷压力持续不减的情况下,各地就曾经出现利用住房公积金做“微调”文章的举动。当时,宁波、南京、重庆等地就分别出现了购房贷款“商转公”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调整政策。
  “这类政策比直接松绑限购要温和许多,”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,在楼市限购博弈时期,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来避免刚性需求被抑制,同时也并非明显“与中央政策对着干”。
  “现在地方出政策主要还是随大流,只要是对地方有利的,其他城市先出了而且上面也不反对,其他城市基本也会跟着出。”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告诉记者,除公积金贷款之外,其他的减免税费政策也是各地调整政策的重点。
  而地方政府的这类举动不难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“救市之举”。
  2008年7月份,全国楼市普遍处于低谷,“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”的呼声此起彼伏。之后不久,西安、芜湖、苏州、成都等地开始陆续出台相关的救市举措。调整内容除了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及放宽贷款年限外,部分城市还出台了减免税费或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。
 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对比之下,如果今年楼市调控中给地方政府放权,令地方政府在信贷、税收方面有调整的权限,政策的走向有可能类似2008年的老版本,而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,这无异于政府出手“救市”。
  我最后还是想说,从2014年起还准备买房的人或者已经在买房交首付了的人全是傻逼。。因为上面我说的4个理由足以证明你们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。。。